从深圳发布的8月功能型无人车报告,分析九识行业最低0.008次/公里人工干预:这个数字代表了什么?

2025-09-18 13:23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近日,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协会官方发布了——2025年8月深圳市功能型无人车月度运行与发展报告,其中有一个数据引起了无人车来也(公众号:无人车来也)的注意:

该报告分析了各品牌无人车人工干预次数,其中,新石器0.032次/每公里,美团0.011次/每公里,白犀牛0.030次/每公里,九识0.008次/每公里,京东0.015次每公里。

(参考阅读请点击:

《深圳市功能型无人车8月度运行与发展报告:顺丰、申通、中通、圆通、韵达、邮政、美团、京东、新石器、白犀牛、九识等运营里程23万公里》)

可以看出,九识的人工干预次数是各家企业中最低的,仅仅是行业最高企业人工干预次数的四分之一!

那么这个数字代表了什么呢?

从九识无人车人工干预次数仅0.008次/每公里(即每1000公里仅需干预8次)这个数据,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重要信息:

1.技术可靠性极高

极低的人工干预率直接反映了九识无人车在感知、决策、控制等核心环节的技术成熟度。

车辆能在绝大多数场景下自主、安全、稳定地运行,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

2.运营效率与成本优势

人工干预次数少意味着:

人力成本降低:无需频繁部署安全员或远程干预团队。

运营连续性增强:车辆因人工介入导致的停驶时间减少,提升了配送/运输效率。

规模化应用潜力:低干预率是无人车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前提,说明九识已具备快速扩张的能力。

3.安全性远超行业标准

干预次数少表明车辆在复杂城市环境中(如深圳)能有效规避障碍、遵守交规、应对突发状况,事故风险极低。

这对政府监管和公众接受度至关重要。

4.行业领先地位稳固

报告明确提到“行业最低”,说明九识的技术实力已显著超越行业其他公司,在功能型无人车领域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。

5.商业化成熟度提升

低干预率意味着用户体验更优(如配送延迟减少)、客户信任度更高(如企业对无人车可靠性的认可),这将加速九识在物流、零售等场景的商用签约与落地。

6.数据背后的隐性能力

达成这一指标需要强大的数据闭环迭代能力:海量路测数据→算法优化→仿真测试→持续升级。

九识显然已构建了高效的技术迭代体系。

总结:

总之,无人车来也(公众号:无人车来也)认为:

深圳特区以特有的胆识、力度推进功能型无人车发展,第一份月度报告更是吹响了行业全面发展的号角。

月度报告发布单位是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协会-功能型无人车专业委员会,数据来源为:深圳智能网联汽车政府监管平台、一体化城市管理综合平台(人工智能环卫机器人模块)、顺丰、申通、中通、圆通、韵达、邮政、美团、京东、新石器、白犀牛、九识等。

这表明,月度报告以行业协会为主导,综合政府平台、企业运营数据,公开、公平、公正,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。

0.008次/公里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证明,更标志着无人驾驶从“试验阶段”迈向“规模化实用阶段”的关键转折。

九识凭借此表现,可能在融资、政策支持、市场拓展上获得更大优势,并推动整个行业加速洗牌。

亲!你说呢?

#无人车来也 #无人驾驶 #自动驾驶 #无人车 #自动驾驶加速向农村渗透

#金九焕新季#


责任编辑:qbqsn110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电商在线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网站简介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sitemap